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论坛

如何让村干部有干头有盼头?

 
发布时间:2018/11/13

  

不久前,全省1.5万多个村“两委”集中换届完成。一批新当选的村“两委”走上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前台,如何建功新时代、强化新担当、展现新作为?记者深入农村基层一线,感受村干部的酸甜苦辣。

村里事务多工作压力大

● “村里工作千头万绪,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一直在岗是我们工作的常态。 ”

——凤台县新集镇前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会运

● “村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面方针政策的实施效果。 ”

——凤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郑田宏

11月7日清早,冷空气裹挟着冬雨来袭。凤台县新集镇前靳村妇联主席李会茹早早出了门,组织村里最后一批备孕夫妇到县里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检查。由于年轻夫妇外出务工较多,组织集中体检并不容易,她只能一趟趟上门联系。 “今年全村应参加检查的夫妇有25对,我跑了快20趟,今天总算跑完了。 ”李会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在前靳村,忙活的村“两委”成员不止李会茹一个。在村委会办公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会运掰着手指和记者算起了工作项目:扶贫、环卫整治、秸秆禁烧、计划生育、低保办理、社保催缴、退伍军人登记、产权制度改革、党务工作…… “村里工作千头万绪,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一直在岗是我们工作的常态。 ”李会运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全都要靠村干部去贯彻执行,可以说,村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面方针政策的实施效果。 ”凤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郑田宏介绍。肩负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村干部承担了很大工作压力。各级政府的每个部门都有很多工作任务,到了村一级,则集中到村干部几个人身上,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近年来,像秸秆禁烧、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实施,更是让村干部的压力与日俱增。 “秸秆禁烧时,村‘两委’成员24小时在田地里轮班值守,丝毫不敢懈怠。 ”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

管理专职化待遇保障差

● “村‘两委’委员有事要向村支书、主任请假,村支书、主任要向镇党委书记、镇长请假。 ”

——凤台县朱马店镇联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单文侠

● “客观上说,部分人只是把村干部当成一个收入来源,很难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 ”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苟延峰

近年来,我省多地实施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对村干部的考勤、绩效作出了严格要求,村干部逐渐从兼职工作转向专职工作。 “镇里安装了视频考勤系统,能够实时查看我们上班情况,村‘两委’委员有事要向村支书、主任请假,村支书、主任要向镇党委书记、镇长请假。 ”凤台县朱马店镇联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单文侠介绍,专职化管理下,村干部只能脱产工作,很多时候不能兼顾家庭生产。

今年村“两委”换届前,单文侠找到村里几名年轻人,请他们参与选举村“两委”成员。 “辛辛苦苦干一年,还没有打工几个月挣得多,结果没一人愿意参选。 ”单文侠说。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凤台县对村干部工资待遇进行过多次调整,村“两委”正职月工资由2013年的800元提升到2017年的2000元,提升幅度不可谓不大。但这份工资在很多村民看来依然不够“吸引人”。

除了工资不高,离职保障水平低也是很多年轻人不愿进入村“两委”任职的重要原因。记者在皖北一个县调查发现,该县规定,工作年限30年以上的村干部,离职后每月可享受330元的补助。“如果村干部工作了5年,每月的离职补助只有50元。”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 “待遇差,让村干部体会不到职业的尊严,客观上说,部分人只是把村干部当成一个收入来源,很难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 ”长期关注基层治理的安徽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苟延峰分析,压力大与待遇低的落差,让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稳定。

政策加把力干事有激情

● “平均月薪大约2700元,这在我们这个贫困村,收入算是很高了。 ”

——宿松县二郎镇界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焰南

● “提升政治待遇,能够强化村干部的荣誉感,鼓励他们干出成绩,更好地服务群众。 ”

——凤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关中旱

村干部压力大、待遇低的问题引起上级部门重视,不少地方纷纷出台新政策,提升村干部工资待遇标准,强化离职保障,以此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基本工资加上年终绩效,平均月薪大约2700元,在我们这个贫困村,收入算很高了。 ”宿松县二郎镇界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焰南告诉记者,如今村干部的待遇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除了基本工资,年底还会根据上级部门对村工作的考核获得相应标准的绩效报酬。

宿松县在完善各项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还专门设立脱贫攻坚专项绩效报酬制。该县规定,脱贫攻坚期内,全县207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社区),所在乡镇可在原定绩效报酬基础上,再增加基本报酬的20%,作为村(社区)固定补贴干部的脱贫攻坚专项绩效报酬。 “我们计划从明年起村干部每月基本报酬再上浮500元,以此为基础计算的相关绩效报酬也相应提升。同时我们还将充分落实村干部的养老保险、离任补助等保障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宿松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洪朋益向记者介绍。

自2016年起,凤台县为村干部统一购买养老保险,根据“个人缴纳+政府补贴”的模式,分别投入68.02万元、98.56万元、568.43万元为村居干部购买城乡居民、村干部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按照200元∕人的标准为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保费投入30余万元。

除了经济待遇,提升政治待遇也是各地激励村干部积极性的有效做法。今年6月,安庆市迎江区新洲乡永存村党支部书记陈宗海就因工作多年考核成绩突出,经组织考察,挂职新洲乡党委委员,成为迎江区首位挂职乡党委委员的村干部。 “当了20多年的村干部,没想到如今还有向上流动的机会,这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对我的激励。 ”陈宗海说。在凤台县,截至目前,已有13名村干部挂职乡镇党委委员,有2名村党组织书记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当选为党委委员。 “提升政治待遇,能够强化村干部的荣誉感,鼓励他们干出成绩,更好地服务群众。 ”凤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关中旱介绍。

·得失谈·

让村干部更有获得感

日前,某地基层干部反映,该地出现了部分村委会干部辞职的现象,导致基层出现“人才荒”,直接影响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必须重视。

“村子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的十九大为乡村振兴描绘了美好蓝图,村干部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如果一个地方的农村自治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出现“人才荒”,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辞职的村干部也有他们的无奈。工作岗位“权力不大,责任不小;工资不高,压力不小”,是他们辞职的重要原因。随着基层责任不断压实,压力传导逐渐下移,村干部承担的事务越来越重,“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日趋常态化,超负荷的工作让一些“半工半农”的村干部不太适应。同时,村干部不是国家行政序列的公务员,职业成长空间不大,加上村干部待遇本来就不高,对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要激发村干部献身“三农”的热情,必须让他们感觉到在工作上有奔头。首先,上级政府应切实为村干部“减负”,在安排部署各项任务时,厘清乡、村干部的职能职责,不要把本属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下移到村干部身上,让村干部能够甩开膀子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中收获自己的“获得感”。

其次,必须让他们感觉到在待遇上有“奔头”。要提高村干部各项生活待遇,完善村干部离退休保障,建立工资动态调整机制,解决村干部的生活保障和后顾之忧。要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打通村干部进步的渠道,结合村干部定向考录公务员的制度,注重培养和选拔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让更多人才“有位有为”。此外,还要注重吸纳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进入村“两委”,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力度,提升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工作有奔头,干事有劲头。只有不断优化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环境,实打实地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才能让村干部安心扎根基层,真正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来源:安徽日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