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论坛

大运河文化的安徽记忆

 
发布时间:2022/7/28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隋唐大运河简图

    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四通八达的人工水道为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开凿的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将若干自然河流或旧沟连成一体,成为纵贯在中国最富饶地区的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黄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通济渠,唐宋时期亦称作汴河、汴水,自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的板渚(今汜水镇)出黄河,经鸿沟、蒗荡渠、睢水沟通了江苏盱眙境内的淮河,全长650公里。大运河安徽段,是指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境内部分,流经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全长约180公里。

    大运河文化的安徽记忆

    在宿州市泗县,有一段长达28.1公里、依然保持着原始历史风貌的水道,这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段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活运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通济渠连接起了黄河与淮河,写下了我国水利史上浓重的一笔。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段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皖北大地第一次有了惊艳世界的文化亮点,安徽的世界遗产呈现“南黄山北运河”的格局。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安徽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陆续建设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展示工程、隋唐运河古镇、运河森林公园、滨河景观带等一系列重点项目。

    大运河沿线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的柳孜运河遗址入选“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内出土的宋代河堤、虹桥遗址、木质沉船等重要遗迹,是我国隋唐大运河水工设施遗址的首次发现。该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7000多件,涵盖了隋唐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瓷器最多,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见证着当时运河漕运、商旅活动的繁盛,为了解和研究运河的形成、使用、淤塞、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通济渠的开凿、漕运的兴盛,让埇桥成为“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的重镇。1987年,埇桥遗址在宿州大隅口西侧被发现并就地保护;1995年出土的唐代蕲县界碑,标注了宿州至周边州郡的距离。不同时期的考古发掘,见证着宿州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底蕴。站在宿州市博物馆“汴水咽喉”展厅里,望着船板、陶器、瓷器、古钱币等运河文物,依稀可以看到当时“桨声灯影,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徽宿州至江苏宿迁泗洪境内开挖了一条大型人工河道,因河线基本平行古汴河,被命名为新汴河。多年来,新汴河发挥着排洪、灌溉和航运等作用,造福着沿岸人民。

    泗县博物馆内,出土文物“运河石兽”的背后是祖孙四代守护的故事。这件石兽原是立在东八里桥桥头的镇水神兽,上世纪六十年代,许多文物遭到破坏。老中医崔孟铭把被推到河里的石兽秘密埋藏起来,叮嘱儿孙保护好它。此后几十年时间里,崔家四代人精心守护石兽。2018年4月29日,崔家人将运河石兽移交给泗县博物馆,使其得以展现精美风采。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利用,泗县立足发展运河产业,延续运河文脉,泗州戏、遗址公园、古汴廊桥等文化资源串珠成线,古老运河与泗州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隋唐古韵、运河气质的泗州新城。 

    历史长河,桨声和渔火;今日两岸,绿树映清波。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隋唐大运河安徽段正用自己特有的“活”的方式记录和讲述着中国运河文化的前生今世。(来源:安徽日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