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论坛

大运河安徽段能否建水生态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0/7/24

  

从大运河申遗成功,至今已经有6年时间。在年初的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余敏辉建议在皖北规划建设“隋唐大运河水文化生态博物馆”。对此,省发改委等部门回应称,当前已经形成了大运河遗产资源名录,今后将在大运河安徽段形成功能互补、一条主线、多点分布的博物馆分布格局。

建议在皖北建设“隋唐大运河水文化生态博物馆”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安徽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经淮北、宿州两市,全长约180公里,其中通济渠柳孜段、通济渠泗县段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通济渠泗县段是隋唐大运河目前存在不多的活遗址,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余敏辉认为,大运河安徽段地处“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在隋唐大运河体系中位居中枢地位,尤其是作为隋唐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沟通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运河遗存,也是中国北方地区2300多年运河开发利用史的见证。

2019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专门强调“推进保护传承工程”,要“提高传承活力,分级分类建设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等展示体系”。

截至目前,除了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水利博物馆,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淮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常州的大运河记忆馆,淮安的中国漕运博物馆等之外,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天津运河博物馆、河北大运河博物馆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运河主题博物馆正在报批兴建之中。

大运河安徽段曾是国家的生命线,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大运河安徽段流经的淮北市、宿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为此,余敏辉表示,在皖北规划建设“隋唐大运河水文化生态博物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皖北多类型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有利于统筹开发利用皖北地区包括水文化在内的相关资源,推进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另外,也有利于挖掘和弘扬时代价值,将水文化生态、运河精神内涵融入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加强与沿线省份文化旅游资源联动融合,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安徽篇。

2019年12月在淮南市寿县召开的“首届淮河文化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豫秦提出,安徽省有必要参照国际“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和宗旨,依托皖北现有的运河河段,建立以传承创新“水文化”为核心的“隋唐大运河水文化生态博物馆”。

进展已经完成柳孜运河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

省发改委、省文旅厅、省水利厅等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大运河安徽段是见证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开凿以及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的有力物证,对研究大运河史、水运史、交通史和陶瓷发展史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大运河安徽段沿线文化遗产丰富,老庄文化、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异彩纷呈,有不可移动文物2200多处,其中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32处、市县保单位200多处;博物馆、纪念馆17座,馆藏文物近3万件;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处。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制定了安徽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今年3月还成立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领导小组。同时,文物与发改、住建、国土等部门对我省大运河相关的文物、非遗、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资源进行梳理,形成了大运河遗产资源名录。

另外,我省还不断加强大运河保护立法,省市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我省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淮北市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大运河宿州段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

当前,已经完成了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保护与环境整治、通济渠泗县段保护展示提升等工程,正在全力推进柳孜运河遗址病害处理、通济渠泗县段清淤整治、泗县运河小镇建设等保护展示工程。

规划建设柳孜运河遗址陈列馆等系列博物馆

接下来,大运河安徽段该如何进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对此,上述相关部门表示,“将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合理规划建设运河遗址公园、博物馆;全面系统开展保护研究工作,深化运河水工遗存和附属遗存的科技保护研究,提高大运河安徽段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一方面,分级分类实施大运河安徽段文化遗产遗迹安全防范工程,强化对珍贵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推进柳孜运河遗址、大运河遗址(淮北段)、大运河泗县段等不可移动文物及遗址遗迹遗存保护工程。

在大运河安徽段本体以及相关的重要遗址遗迹考古发掘展示方面,重点是打造柳孜运河考古遗址公园,推进大运河河道遗址淮北段考古发掘及保护展示工程、通济渠泗县段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大运河泗县曹苗段和长沟段遗址考古发掘展示工程等。

另外,我省还将分区分类保护和利用大运河安徽段水利遗产文化资源,实施烈山赵集二级扬水站保护展示工程、通济渠泗县段运河故道综合展示工程、泗县东八里桥水利遗产价值评估与修缮修复工程;并统筹大运河安徽段沿线博物馆体系建设,形成功能互补、一条主线、多点分布的博物馆分布格局。

按照目前的考虑,将对现有的淮北市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遗址博物馆、淮北隋唐大运河证券博物馆、宿州市博物馆、泗县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进行陈列展览提升改造,提高规模档次和展陈水平,充实大运河文化内涵。

同时,规划建设柳孜运河遗址陈列馆、百善运河故道展示馆、宿州大运河博物馆、泗县大运河文化展览馆等系列博物馆,丰富和拓展大运河文化传承和展示空间。(来源:江淮晨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