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出台我省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就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引发关注。
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现在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家人平安健康!”家住合肥市经开区的市民陈女士是个 “80后”,她和爱人都是独生子女,除了要抚养4岁的女儿,还要赡养双方父母。 “父母生病的时候,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陈女士直言。
银发浪潮来袭,养老负担加重,给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功能带来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省常住人口6365.9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172万,占常住人口的18.41%,高于全国0.31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88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93%,高出全国1.33个百分点。
“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科学养老的重视以及逐步健全的医疗保障都使得长寿老人越来越多,增龄性的老年慢性病群体不断扩大,这部分老人具有患病率高、患病周期长、患病种类及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以及愈后差、照护时间长、负担重等特点,而对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而言,除生活供养外,更需要医疗保健,传统家庭养老的子女无论在经济上或时间上都难以负担,正在老去或已步入暮年的大批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亟待解决。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劲如是分析。
九久夕阳红医养集团董事长谢琼在省内较早从事养老服务。多年的探索,让谢琼在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的同时,也看到养老事业之“难”。 “省会合肥市主城区,特别是瑶海区为老工业基地,人口密度大,老旧小区多,公共设施配套相对滞后,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短缺,养老服务机构屈指可数。 ”谢琼坦言。
省内某老年医学科专家分析指出,“老年医学科”专业化程度较高,而当前老年专科在医疗机构尚未完全普及,专科以“疾病”为治疗目的与老年科以“功能维持”为治疗目的还是有很大偏差。针对老年疾病,还需要专业化的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
医养结合让老有“医”靠
“在我们的长者照料中心,四里河社区中心医生每周定时查房,对在住长者提供慢病管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突发疾病处理等服务;长者有问诊需求,不用到医院去挂号,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的医护资源,实现绿色转诊通道;此外,我们还为在住长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在住长者有自己的责任医生。”庐园长者照料中心院长李莹向记者介绍。
位于合肥市庐阳区的庐园长者照料中心与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邻,让“医养结合”的探索在这里成为可能。
而在谢琼看来,医养结合是必然趋势。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慢病老人养老问题一直困扰着千万个家庭,由此也倒逼养老机构去积极研究、不断探索,为他们提供有效医疗服务的办法。 ”谢琼告诉记者,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就是她进入“医养结合”领域的初衷。
2004年,九久夕阳红医养集团依托社区医疗资源率先开展 “医养结合”服务,优化整合医疗、养老两种资源,满足特困老人养老需求,2019年被国家卫健委列入“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录”。
近年来,我省鼓励支持各类存量养老机构向护理型床位转型升级,到2020年底,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已经达到40%。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崔礼军介绍,经过近些年的不断探索,我省逐渐形成了医养结合的四种模式,即医养签约合作、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以嵌入式延伸至社区、家庭,初步呈现出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格局。
为着力解决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存在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不久前联合印发 《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我省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省民政厅副厅长耿学梅表示,在机构养老方面,我省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2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人才培养为养老服务“加油”
“护理人员所得报酬并不能与其工作价值对等,并且护理人员及其护理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养老护理人员流失率高;另外,养老服务行业招收护理人员的标准不一,有些护理人员可能无法达到对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护理的要求。 ”陈劲说。
而大规模、高质量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高超、服务优质的老年健康服务技能人才队伍,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支撑。
为此,我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者开展应急救护和照护技能培训。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少华介绍,将加大培训制度供给,建立以市县政府为工作主体,有关部门协调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企业、社会团体、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养老服务机构等为实施载体,适应老年健康服务市场需求和人员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组织老年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崔礼军表示,将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药学、护理、康复、心理、中医保健、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和课程;鼓励退休医师、护士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整合教育、卫健、人社等各方面资源,逐步建立专业、优质、高效的老年健康服务人才供给体系。(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