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论坛

淮北:“煤城”如何变“美城”

 
发布时间:2017/11/21

  

 

  压力变动力:矢志不移的“创城精神”

  时光呼啸而去,22年的日积月累,淮北文明创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全国第三”的位次上。

  “终于拥有这块‘金字招牌’,我们淮北人民群众变压力为动力,22年来同心共创文明城。 ”得知淮北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烈山区文明办主任李春雷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告诉记者,全国文明城市一直是淮北人追求的梦想,承载着220万淮北人的夙愿。

  淮北是全国闻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市,1960年建市以来,为国家贡献了10亿多吨煤、200亿度电。但近年来,也面临资源濒临枯竭、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

  “以前一说到煤炭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环境脏乱差,城市总是灰蒙蒙的。 ”来淮北出差的常州人杨康说。没有想到,如今山清水秀的淮北颠覆了他对煤炭城市的印象。

  一个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城市,如何探索创建文明城市的新路?从1995年开始文明创建以来,淮北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常态化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使文明创建理念融入人民群众的精神血脉,矢志不移的“创城精神”激励着淮北在文明创建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11月19日,记者在相山区西街道“相城影巷”看到,三三两两的市民慕名来探访。短短200米的小巷里,精心布置了百余张新老图片,生动还原了淮北的历史和文明创建的故事。“我们改造背街小巷,结合创城和创新,改造中既保留了街巷的味道,又增添了文明创建的足迹,使其成为市民温习城市记忆的时光小巷。”相山区西街道党工委委员宋雨倩说。

  淮北坚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不变、力度不减,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成为资源型城市文明创建的样本,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抓创建促转型惠民生的新路。“全国文明城市是淮北人的一个梦想,文明创建不但注重彻底改变传统‘煤城’的脏乱差,而且始终坚持创建为民惠民,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淮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顾文说。

  “伤口”变窗口:内外兼修的“淮北印记”

  文明创建,舞动淮北,舞动全城,舞动人心。淮北的文明之风,恰恰起于街头巷陌。

  在淮北街头,“礼让斑马线”深入人心。“‘礼让斑马线’刚开始时我很不习惯,后来慢慢养成了这种习惯,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有修养。 ”淮北市民张文博说。

  22年的文明创建工作,在全国文明创建中烙上了内外兼修的“淮北印记”,既靓家园,又美心灵;既着力打造“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的城市形象,又不断传递“好人淮北、美城大爱”的温暖力量。

  外塑山水,美化家园。采煤塌陷区被称为“地球伤疤”,也是淮北人民群众心头上的“伤口”,晴时煤灰飞扬,雨时污水横流。多年来,淮北持续开展采煤沉降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沉降区蝶变为风景秀美的休闲公园。

  老旧小区容光焕发,变为宜居温馨的家园;农村地区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宛如画中风景……克服境内石质山岩石裸露面积达60%、被公认为非宜林荒山等重重困难,淮北发扬“愚公”精神,独创“七步造林法”,为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获得全省唯一的“石质山造林突出贡献奖”。

  如今的淮北一年四季树木葱茏、鲜花盛开,已形成“三山环绕、多湖珠连、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山水生态和“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格局。

  内修人文,以德润城。淮北厚植好人成长“沃土”,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全国率先成立市级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淮北市国税党员志愿服务队等3200支志愿服务队、近20万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爱心助学、慈善捐助、环境保护、帮老助残等活动,共同汇聚文明创建的不竭动力,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数量变能量:为民惠民的“传棒接力”

  “22年创城不易,作为‘中国好人’,我更要发挥应有的带头作用,通过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继续传递社会正能量,把爱与文明传递得更远。 ”“中国好人”赵怀芬说。截至目前,淮北市上榜“中国好人”138位,上榜人数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美城大爱”成为淮北亮丽的名片。

  淮北创新好人推选机制,厚植好人成长沃土,涌现1.3万名身边好人,营造崇敬好人、礼遇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形成了“中国好人安徽多、安徽好人淮北多”的好人文化现象。

  “我们将好人数量转化为社会能量,凝聚文明创建力量,群众更加支持创建、拥护创建,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来。”淮北市文明办主任王合军说。

  文明创建没有局外人。 2016年,淮北市实施了144项文明创建项目,淮北市财政列支1亿元用于以奖代补,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着力解决基础设施短板等问题。一个个文明创建项目的实施,补齐了短板、完善了设施,给广大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我们居民楼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两次老旧小区改造,你看这楼房就像新建的一样。 ”相南街道春秋社区居民丁训成笑呵呵地说。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春秋社区不仅维修了小区道路,疏通了下水管道,整理了空中管线,还对房屋外观进行整治,并安装了休闲设施,改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

  背街小巷曾被群众称为“烦恼巷”,背街虽背,却是居民进出必经通道;小巷虽小,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淮北着力打造特色街巷,对友谊巷、步行街等部分街巷开展文明示范建设。如今漫步主城区,一条条老旧街巷正悄然变身,或散发人文气韵,或沉淀深厚文化底蕴,成为感受城市文明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的一个个窗口。 淮北始终将文明创建作为“煤城”转型的有力抓手,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在创建中同步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城乡面貌改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双提升,打造了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实现了由“煤城”向“美城”的转型。(来源:安徽日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