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高端化专业化服务业比重
■以创新驱动塑造更多引领型服务业
■提高增量资源配置效率、存量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激活中小企业
高质量是服务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着力点。近年来,我省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但总体上是规模型增长,在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过程中仍有一些痛点难点问题有待解决。为此,需要聚焦这些问题并积极应对,推动我省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业结构:增加高端化专业化服务业比重
优化服务业结构,就是要使高端化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多元化生活性服务业较快增长,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农业、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贯穿于价值链的诸多增值环节,是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引擎和介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是我省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对此,要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通过剥离、转型、升级三种模式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高端化。剥离模式主要针对的是服务业为非核心业务的企业,这类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存在服务业内置的问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把非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部分剥离出本企业,让渡给第三方专业机构,以此实现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发展。转型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企业。这类企业有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潜在能力,可以通过向价值链纵(横)向延伸或价值链虚拟化重置来实现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化迈进。升级模式主要针对现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升级改造。通过服务业商业模式、内容、界面、技术等创新,蜕变成新型现代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与民生息息相关,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对此,我省要积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形成便捷、智慧、安全的服务体系,扩大有效供给,增强消费预期,实现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互促共进。
转换服务业动力:以创新驱动塑造更多引领型服务业
从创新驱动和新动能培养角度出发转换服务业动力,是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服务业发展。一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促进省内高校、职业院校加强服务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支持校企深度合作,开展创新型、复合型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高水平服务业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重。二是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降**** 度****易成本,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坚决破除服务业企业“准入不准营、准入很难营”问题,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服务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制定在线创意、众创众包等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企业对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要做到产业化:通过适时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的知识产权,提高企业专利运营水平。通过将知识产权内化于自身工艺流程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高服务业效率:提高增量资源配置效率、存量资源利用效率
从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角度出发提高服务业效率,是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配置效率主要指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效率。提高配置效率的关键在于加强要素的自由流动。要素自由流动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不同部门之间有收益率差异;二是具备资源可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前者决定了要素自由流动的动力,后者决定了要素自由流动的可能。因此提高配置效率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成长,释放新兴产业收益高的作用,创造要素自由流动的机会;另一方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切实降低要素自由流动的成本。利用效率主要指提高现有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之间通过资源转让、交易等方式,促进存量资源有效流动。利用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优势,以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技术研发和管理升级,辐射上下游企业,进而提升整个服务行业效率。推进我省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蒙古等国的服务贸易合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壮大服务业企业: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激活中小企业
从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大力激活中小企业角度出发壮大服务业企业,是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直接推动者。壮大我省服务业企业,一是要重点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联合、控股等方式实施资产重组,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集聚程度,围绕大企业建立轮轴式、卫星式产业集聚区,发挥大企业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重点企业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导本省企业与外省或境外大企业进行合资合作。二是要激活中小企业。加快中小企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扩大服务业企业数量。政府通过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系统,完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等手段,切实解决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大企业要成为中小企业的引领和支撑,推动大企业共享生产能力、共享创新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支持。中小企业要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应用水平。鼓励不同企业之间进行跨界融合,探索“服务+”行动,积极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推动服务业各行业间交叉渗透。四是完善服务业监管制度。建立服务业动态监管机制,有效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服务行业进行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格局。【作者单位:中 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