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发布

安徽省推出第三批7项医保便民惠民新举措

 
发布时间:2023/11/23

  

1122,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第一、二批共计14项医保便民惠民新举措实施以来,在方便群众办理医保业务、提高医保待遇政策可及性、提升医保服务智能化人性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老百姓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近日,省医保局进一步梳理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研究推出第三批7项医保便民惠民新举措。

省内异地外出就医无需办理备案手续

以往,参保人员省内异地外出就医时,在不了解异地就医政策、就医前未办理备案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医保直接结算。实施新举措后,参保人员在省内异地就医时,属于非急诊抢救且未办理转诊手续的临时自行外出就医情形,无需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凭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在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直接结算。

网上方便门诊诊查费一元钱

参保人员到定点医疗机构复诊开药或接受慢性病定期随诊问诊,一般不会变更新的治疗方案,但仍需前往医院现场挂专家号或是方便门诊号,经常排队候诊,比较麻烦。在新举措中,完善方便门诊诊查费项目价格政策,增加互联网远程方便门诊参照执行的项目内涵,一元钱的方便门诊应用场景从线下向线上拓展延伸,方便群众获取互联网医院复诊电子处方。

省内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互认

针对参保人员在办理医保关系转移、变更参保险种、变更统筹区参保等医保关系变更时,既往已经办理的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认定需重新申报才能享受,造成参保人员待遇享受不及时或中断的问题,推出新举措后,参保人员在办理医保关系转移、变更参保险种、变更统筹区参保等医保关系变更时,各地医保经办机构通过提取信息平台数据或由参保人主动提供信息等方式,在省内实现其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互认。

新增6免申即享门诊慢特病病种

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先天性免疫蛋白缺乏症、心脏冠脉搭桥术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参保人员,需要按常规的门诊慢特病申请途径提交材料,才能享受门诊慢特病医保待遇,待遇享受不够快捷;有的患者因为不了解政策,没有及时提出申请。针对上述6个病种,在新举措中,参保人员因诊断上述疾病住院治疗并出院结算后,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医保信息平台筛选的预享受人员名单”,联系参保人员(或家属)并根据其意愿,直接认定相应门诊慢特病,并短信通知其享受相应待遇。

新增4即申即享门诊慢特病病种

诊断为重度特应性皮炎、青光眼、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参保人员,按常规的门诊慢性病待遇申请途径提交材料,需临床医师根据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做出诊断,待遇享受不够快捷。现在,针对上述4个病种,参保人员凭相关疾病诊断材料,主动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申报,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在其申报通过并沟通、审核后,为其办理相应病种门诊慢特病保障待遇;待遇确认后,参保人员自申报之日起享受待遇。

手工报销大额医药费快速办

根据现行规定,参保人员申请手工报销医药费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不超过30个工作日办结,部分参保人员因医药费用较高,个人垫付资金压力大。针对这一问题,在新举措中,参保人员单笔医药费用超过5万元的,在报销材料齐全、未涉及意外伤害医药费用报销情况下,申请手工报销时,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

职工门诊统筹定点药店网上查

参保职工在普通门诊就医过程中,不了解哪些定点零售药店纳入了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结算范围,也不知道药店购药费用能否享受门诊统筹直接结算报销,从而影响门诊统筹保障待遇享受。现在,通过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皖事通3个端口),发布纳入职工医保门诊统筹结算范围的定点零售药店信息,并根据定点零售药店调整、纳入情况,及时动态更新维护信息,为参保群众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查询服务。(来源:安徽商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