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论坛

讲好安徽楚文化故事

 
发布时间:2024/8/6

  

文/李松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随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一号墓的发掘,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王级墓葬得以初显峥嵘,安徽楚文化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安徽素有“吴头楚尾”之称,自古便是战略要地。楚文化从春秋中期开始影响江淮,楚国向东经营江淮,直到迁都寿春,在今天的江淮大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物遗存。楚文化遗存在江淮大地的广泛分布,使安徽与楚文化之间有了不解之缘。

楚文化资源大省

楚文化主要涉及我国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省,而安徽地区的楚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江淮间的阜阳、六安、淮南、合肥、安庆一带,在皖南的宣城、繁昌等地也有明显的楚文化墓葬遗迹。安徽地区楚文化时间跨度较大,从春秋中后期一直持续到战国末年,这与楚国势力东扩江淮至秦灭楚的历史时间相吻合。楚文化对安徽的影响一直绵延至今。

楚文化遗存的密集地。楚国势力东进北上到安徽江淮地区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上半叶。到楚庄王时期(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安徽的大部分地区已在楚势力控制之下。这为楚文化在江淮地区的渗透、传播与影响奠定了基础。安徽楚文化遗产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不仅涵盖楚国都城遗址、楚国水利工程遗址、楚国墓葬遗址等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资源,同时涵盖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楚国玉器、青铜器、陶器、漆器、竹木器、金银器等可移动出土文物,以及楚国绘画和音乐等艺术类资源。这些文化遗产资源是华夏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楚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基础。

楚国最后国都所在地。楚国从江汉平原走向江淮大地,既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楚国延续国祚的必然选择。在楚国迁都的历史演变中,安徽阜阳太和的钜阳城和淮南寿县成为楚国命运的最后归属地。虽然学界对楚国由陈城迁都钜阳有不同认识,但对楚国最后定都寿春则毫无异议。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徙都于安徽寿县,也将楚国大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携而来。此后的寿春城始终作为“一方都会”而存在,成为淮河流域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即便在魏晋南北朝和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政权皆以寿春为重点,展开拉锯与争夺,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楚文化辉煌的重要展示地。在楚国东进安徽的400余年里,楚文化浸润着江淮大地,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楚文化资源,安徽也因此拥有了全国唯一的省级“楚文化博物馆”,成为华夏楚文化辉煌的重要展示地。1933年寿县李三孤堆墓葬出土的“铸客大鼎”堪称华夏青铜重器,而此次淮南武王墩大墓出土的青铜鼎,直径更是超过了“铸客大鼎”的口径,达到88.9cm,是当之无愧的楚鼎之王。位于寿县境内的芍陂(安丰塘)是春秋时期楚国水利事业发达的历史见证,是传承至今仍在使用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堪称中国水利的“活化石”。1957年在寿县九里乡出土的“鄂君启节”是我国符节中文字发现最多的实物,自出土以来,引发了郭沫若、谭其骧、于省吾等大批学界大咖的瞩目与研究,是探究楚国疆域、交通、商业、关税制度等经济政治状况的重要物证。至于安徽出土的郢爰金币等文物,在整个楚文化历史遗存中都是堪称“顶流”的存在。这些楚文化遗存和遗产是华夏文明交流交融交汇的重要历史见证。

楚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地。20世纪20年代中期,淮南寿县出土了一批战国晚期的楚国青铜器和秦汉之际的铜镜。当时在蚌埠的瑞典工程师加尔白克(O.Karlback)得到这批东西,对所获铜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于1926年发表了《一些早期中国青铜镜的笔记》,引起国内外关注。1933年至1938年,寿县朱家集的李三孤堆古墓三次被盗掘,出土大量青铜器、石器和陶器。这些楚器文物的问世,使国内学术界开始了对楚国文化的真正研究。郭沫若、向达、刘节、徐中舒、朱德熙等著名学者分别对寿县出土文物展开探索,尤其李三孤堆大量有铭青铜器的发现,引来了多达50篇以上的考据和研究文章,因此,有学者指出:“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最先是从安徽开始的。”安徽楚器的出土及相关研究,让人们真正地从实物层面开始认识楚文化的面貌,由此揭开了楚文化研究新的历史篇章。

展示好楚文化魅力

丰富的楚文化遗产资源是安徽的一张金名片。安徽要推动楚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楚国文物、陈列在江淮大地上的楚国遗产、书写在古籍中的楚国文字都活起来,讲好安徽楚文化故事,展示好安徽楚文化魅力,助力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统筹协调,实现楚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建立健全楚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省级楚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对楚文化资源进行梳理、鉴定和保护传承。协同多学科对话,加大科技保护的投入,借助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使安徽楚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鼓励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楚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中,向学者借“智”,汇群众之“识”,融社会之“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科技赋能,构建楚文化的价值阐释与展示体系。对于安徽楚文化遗产,既要加大整体研究力度,形成考古、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更要在AI赋能时代,以多元化、活态化的展示方式凸显安徽楚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尤其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3D漫游、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数字技术,重现安徽各地楚文化遗址场景,让二维场景三维化,有效调动参观者的多重感官,获得更加强烈的真实感和参与感,从而有效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安徽楚文化资源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

活化利用,全力打造特色楚文化IP。在既有较为成熟的博物馆模式、教育基地模式、休闲商业模式等基础上,探索创新活化利用模式和运营方式。例如对淮南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可以与此前寿县地区的楚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围绕“遗址展示+博物馆+社区公园+公众考古+商业休闲”,协同打造淮南楚文化综合体。以安徽楚文化元素为基点,找准安徽楚文化资源的特点和历史地位,重点打造并形成安徽楚文化的系列IP标识性符号,推动“IP+影视”“IP+文学”“IP+动漫”“IP+游戏”“IP+文创”“IP+短视频”等发展,着力构建安徽本土特色的楚文化IP形象。(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楚文化研究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3YJA770006]阶段性成果)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