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发布

安徽率先完成“地理实体编码赋能自然资源管理”试点

 
发布时间:2025/7/16

  


地理实体编码是自然资源“数字身份证”,是实现自然资源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以及管理效能提升的关键基础设施。记者715日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我省联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完成“地理实体编码赋能自然资源管理”路径探索。

据介绍,我省已初步建成了省级和市级(黄山市)地理实体标识节点平台,成功构建了“一图、一节点、一平台、N应用”体系,通过全球唯一编码破解数据孤岛难题,实现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耕地保护等重点业务的“一码关联”,成果已应用于黄山市“重大项目管理”“不动产登记”“耕地保护”“茶产业大脑”等领域。

通过“微升级”的方式,安徽首创可复制、可推广的低成本自然资源管理“一码贯通”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向原有业务管理系统嵌入地理实体编码的问题,为地理实体编码全国应用提供了方案模板。

采用地理实体编码国际标准体系,安徽高起点建立了统一标识的技术体系,制定了地理实体编码规则处理方案,开发了编码、解码、解析一体化数据治理工具软件,为全国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了借鉴。

日前,中国测绘科学院联合省测绘局、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黄山市举办了地理实体编码赋能自然资源管理现场研讨会,邀请全国13个省份的业内专家参与研讨交流,面向全国推广试点经验和应用成果。(来源:安徽商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