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发布

安徽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25/7/28

  


全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727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正构建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传统村落以用促保初见成效。

以用促保初见成效

近年来,安徽以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为抓手,与传统村落发展联动引领、优势叠加。目前,国家级传统村落有280个村开展过省级中心村建设,29个村纳入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省级传统村落中有195个村开展过省级中心村建设,25个村纳入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安徽推进“千村万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资源全域普查认定公布工作。全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争取到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专项用于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修缮。

全省还积极开展集中连片示范,通过示范创建,以村落为节点,连点串线成片,打造传统村落区域品牌。

健全保护利用体系

今后,该如何更好地激活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基因”,赋能和美乡村建设呢?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安徽将加强传统村落与和美乡村建设的有效结合,提升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健全完善保护利用体系、加大非遗传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传统村落。

对村落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鼓励以县(区)为单位,统筹推进集中委托、统一管理、整体“打包”的开发管理模式,培育打造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精品项目。用足用好“村落贷”等政策性金融信贷,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全省将加强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管理,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村庄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风格和材料等方面与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相协调,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此外,适度有序发展传统村落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研学教育等产业。如:依托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村落中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依托农耕文化资源,发展农耕体验、展示推介、科普教育等农业文化旅游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来源:合肥晚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