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发布

安徽一揽子货币政策的破局之道

 
发布时间:2025/8/5

  


如果把央行比作执掌经济火候的主厨,那么一揽子货币政策便是他手中的调味艺术——这位大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不同调味料,通过组合调配,烹饪出与当下环境相契的经济风味。

今年6月,安徽印发了《关于安徽省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用好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做好利率政策的执行和传导”“准确把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导向要求”“落实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外汇政策四大类15项重点任务。

这份全国首个省级层面落实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的文件,旨在用足用好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让复杂的经济调控变得更有烟火气

活水奔涌,总量蓄势增活力

江淮大地上,金融活水正奔涌成潮。20256月末,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19万亿元,同比增长9.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全国前5

这组亮眼的成绩,离不开一揽子货币政策的有力推动。

政策出台后,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成立工作专班,加强信息共享、定期调度、通报政策效果等工作,着力构建工作专班抓推进、具体部门抓落实的联动机制。同时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一揽子货币政策效果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研究分析问题及政策推进措施,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细。

业内人士认为,安徽出台的一揽子政策系统性强、覆盖面广、传导路径清晰,充分发挥了货币政策对金融和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既符合市场期待,又实现精准调控,对我省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为省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释放中长期资金65.96亿元。这宛如一场及时雨,让金融机构放贷的水源更加充沛,有足够的资金为实体经济输血

于是,这股持续涌动的资金活水,顺着产业链的脉络、市场主体的毛细血管渗透开来,让经济循环更加顺畅,推动了信贷规模稳步扩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

轻负前行,成本下行添动能

融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和市场活力的强弱。

近日,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依托创新两专服务体系,成功向淮北矿业发放股票增持回购贷款3亿元,专项用于其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这笔低成本资金直接支持了我们在煤炭清洁利用、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的战略布局。作为华东地区能源保供主力军,淮北矿业通过低成本政策资金支持,提升了控股稳定性。

“我们定制专属政策,--增持场景,单列信贷额度,执行LPR基准利率下浮优惠。同时打通专项通道,建--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从尽调到放款的全流程极速审批。建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在一揽子货币政策中,价格型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政策利率下调带动1年期、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进而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20256月份,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1%,同比下降39个基点。

利率的下调,就像为企业卸下了沉重的枷锁,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在市场竞争中奋勇前行。

淮北市一家科技小微企业坦言,随着贷款利率的下降,使得他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中,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还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六月初,又到一年麦熟季,皖北大地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针对粮食企业夏收期间资金需求量大、投放集中等特点,蒙城农商行创新采用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模式,与当地龙头企业安徽中瑞粮油有限公司签订贷款合同+三年期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提升至9700万元,利率直降24BP,带动上游种粮主体增产增收。

在国家新增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的政策春风中,安徽敏锐捕捉机遇,成功争取到240亿元新增额度,为县域经济与小微群体注入及时雨。更以0.25个百分点的利率下调,让政策红利直抵民生末梢——这不仅是数字的微调,更是金融活水向田间地头、街巷店铺的精准滴灌,让央行资金的每一笔都用在刀刃上。

业内人士认为,支农支小再贷款的额度增加与利率下调,更像为涉农主体和小微企业开小灶,让田间地头的创业者、街头巷尾的小店主实实在在感受到政策温度。

目前,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限额合计1265亿元,一揽子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已为我省法人金融机构节约利息支出约7000万元。

新器赋能,工具加力拓新局

央行这位技艺精湛的大厨,运用新型工具,将政策养分精准送达最需要的地方:既聚焦创新驱动的硬核领域,又关照民生消费的柔性需求,更在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中夯实根基,让金融活水真正流向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投放扩量。2025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或项目签订合同金额1448亿元,为1226个项目发放贷款616亿元,贷款金额位居全国前列。

——积极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摸排商贸流通领域和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需求,组织金融机构提前介入可行性审批。目前已有120家商务企业和40家养老服务机构提出融资需求29.5亿元。

——用好资本市场政策工具管理预期。鼓励更多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抓住政策机遇,做好市值管理,20256月末,全省9家银行与21家上市企业或主要股东签订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24笔,累计发放贷款17.1亿元。

——支持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指导应流机电、科大讯飞、晶合集成、省国资控股4家机构成功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上半年,全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累计达67亿元。

新型工具的加力实施,为安徽经济装上了新引擎,驱动着产业升级与动能转换的加速跑。

科创企业获得了科技专项燃料,畅通了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为安徽的科技基因注入成长的能量;地方养老服务设施体系逐渐迈向高大上,绘就了银发经济的温暖图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借助金融工具做好市值管理,成为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一环;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让那些怀揣技术梦想的企业,得以跨越资金门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如今,9万亿活水持续奔涌,滋润着江淮大地。安徽这一揽子货币政策组合在一起,不是单一手段发力,而是多兵种协同作战。在政策的精准引导下,安徽正以破局者的姿态,既解决整体的资金循环问题,又兼顾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最终让安徽经济这个大肌体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生生不息。(来源:中安在线)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