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戏水成为暑期受青少年欢迎的消暑项目,防溺水安全也成了重中之重。我省各地纷纷开展防溺水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避免暑期溺水事故的发生。
“看到有人落水,千万不要盲目施救……”近日,在黟县碧阳幼儿园的小池塘附近,黄山市人民医院黟县分院的孙医生正在给学生们演示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营救“溺水者”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以生动的肢体语言和细致的解说普及防溺水知识。截至目前,黟县各校积极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200余节次,播放并悬挂宣传标语近300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7000余份,组织学生和家长签订防溺水承诺书6000余份,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培训、演练等活动40余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与家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近日,庐江县教体局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百校千师进万家”暑期大家访活动。在家访过程中,教职工与学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宣传教育,提醒学生远离危险水域、注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用电安全,指导家长担负起监护责任,教育孩子合理安排好假期学习生活,预防网络沉迷和电信诈骗,孩子外出时要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在铜陵市郊区老洲中心小学,学校开展了“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掌握,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近日,铜陵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应邀到该校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实操展示、互动问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亳州高新区持续投入资金,提升当地防溺水技防、物防、人防能力。日前,全区已配备540块防溺水警示牌、1000多套救生设备、148处黄色警戒线、96处防护栏;组建了23支村级应急救援队、182支巡逻队,安排了254名护塘员;利用近百部“村村通”广播、数十辆宣传车织密人防网络。此外,亳州高新区智能化防溺水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其24小时“安全卫士”为防溺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屏障。值得一提的是亳州市教育局高新区分局还制作了《防溺水歌舞操》宣传微视频,点击量破“10万+”,让防溺水知识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入青少年群体。
宿松县各校模拟危险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溺水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溺水危害,并邀请专业救援人员现场讲解示范“竹竿救援”等正确施救方法,纠正“手拉手救援”等错误行为。学校还联合属地政府、公安、消防、村(居)委会对重点河流、池塘等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在洲区、湖区等区域配置无人机、救生艇等设备,构建起“水陆空”立体防控网络和救援网络。当地宣传部门通过播放公益广告、悬挂横幅等方式动员全社会参与学生安全保护。截至目前,已整改危险水域隐患21处,更换破旧警示标牌105块;县融媒体累计播放公益广告158小时。(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