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发布

安徽:统筹“一盘棋” 管好“大资产”

 
发布时间:2025/11/4

  

精准施策,管好用好八类资产、五类资源、两类资金等国有资产家底”——

统筹一盘棋管好大资产

日前,《安徽省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总体工作方案》印发,明确今年9月至12月组织实施大资产统筹管理,2026年及以后持续推进。

《工作方案》指出,大资产包括八类资产、五类资源、两类资金,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房屋、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股权、大型仪器设备、数据资产、保障性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八类资产,土地、矿产、水利、林业、能源五类资源,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存量资金、实有资金两类资金。

目前,我省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国有三资家底。国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企业国有资产16.48万亿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1.95万亿元,此外,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管好这些大资产,就像打理一个大家业,既要摸清底数,又要盘活存量。为此,我省全力推动大资产统筹管理工作落地见效。

摸清家底,夯实管理根基

管好、用好庞大的国有资产,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家里到底有什么,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矩。

我省通过清、统、兜、投、管五种方法,为大资产管理打下坚实的地基。

《工作方案》明确,大资产统筹管理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部署,省财政厅总牵头。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协同省级各工作组,围绕各个关键环节,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进一步明晰重点工作、重点事项,持续构建政府抓总、财政牵头、行业聚焦、部门负责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领域各层级工作有序推进。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介绍。

为夯实管理基础,省财政厅从”“”“”“”“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破题,摸清存量、夯实基础。把摸清国有三资底数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以全领域、全口径为原则,将口径范围内的资产资源资金全部纳入管理,构建全省统一的三资统筹资源库,打造资产数据底座。

攻坚,理顺机制、提升效能。建立全省一盘棋统筹管理机制,推进资产多元盘活、资源价值挖掘、资金统筹使用,破除部门壁垒、行业隔离和层级障碍,促进国有三资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组合和高效流动。

固本,防范风险、保障安全。充分释放资产盘活价值,优先支持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加强专项债形成资产全周期管理,拓宽存量债务化解渠道。

赋能,优化配置、促进发展。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灵活采取调剂共享、市场化运营等多种模式,持续放大国有三资价值,提升财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深化,规范推进、提升效益。建立科学监督评价机制,促进国有三资数据汇聚、动态跟踪、溯源监管,整体提高三资投入效能。

分类施策,提升盘活效能

不同类型的资产,就像不同的家当,需要精准施策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我省在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过程中,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土地、矿产、企业资产、林业、办公用房、能源资源等各自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盘活策略。

土地、矿产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是政府财力的重要基础和源头活水。

在自然资源领域,省自然资源厅重点推进三项工作:摸清家底,加速资源清查与台账建设;盘活存量,着力破解批而未供土地、未出让矿产等沉睡资产难题,制定矿业权出让收益起始价标准,推进多宗战略性矿产探矿权挂牌出让等;明晰权属,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为资产盘活提供产权保障。

在省属企业存量资产盘活方面,省国资委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省属企业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加强政策指导,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方案》,细化10个重点盘活领域;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省属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强化考核激励。

近年来,我省在省属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盘活中涌现了一批典型案例,安徽省交控集团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资产约48亿元,淮北矿业集团通过碳票交易盘活林地资源,淮河能源集团将闲置矿区改造为职教校区……这些案例显示,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国有林场是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阵地,我省创新国有林场+”模式,探索林下经济、林业碳汇等多元化经营,拓展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渠道。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公用房统筹利用方面,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进办公用房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查清查明家底,建设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统;推动统一登记,将省直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到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名下;加强统筹调配,依规收回超标准和闲置用房;依规处置利用,采取跨层级调剂、转换用途、公开招租等方式盘活闲置房产;抓好维修改造,完善使用功能,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在能源资源开发方面,省能源局围绕可开发风电光伏发电资源统筹管理,将重点开展三项工作:开展可开发风光发电资源摸排,组织各市梳理已纳入和拟申报项目;统筹可开发风光发电资源利用,谋划申报建设规模,推动十五五时期项目前期工作;精心组织实施统筹管理,依法依规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开发,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智慧赋能,强化监督保障

管好大资产,不能只靠人盯人,更要靠制度和科技。我省不仅建起了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资产一本账,还织密了监督网络。

此次大资产统筹管理,省财政厅将打好制度拳,构建改革政策体系。协同省级相关部门单位,部署国有三资各领域具体改革工作,指导市县分层级推动,构建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体系。用好智慧库,实现三资多维共治。完善统筹管理平台,分类建立全省国有三资总账和明细账,精准动态掌握底数,加强数据归集和信息共享,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跨部门协同联动的治理生态。

与此同时,省财政厅将下好盘活棋,提升统筹管理质效。用活用好调剂共享、匹配增量投资等盘活模式,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场景,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统筹。织好监督网,完善综合评价监管。构建涵盖国有三资、债务、投资等多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形成闭环管理评价机制,织密筑牢多部门协同监督防线。

“实施大资产统筹管理是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的一项系统性改革工程,我们将注重依法依规、科学精准,投资于人、保障民生,做到系统集成、赋能发展。谷剑锋表示。(来源:安徽日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