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省情发布

安徽:财政“活水”精准赋能“三地一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6

  


“我们刚拿到了500万元的科技担保贷款,新产品研发马上就能提速了!”近日,安徽亿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洪婉君兴奋地说。

这家公司主要从事BOPP预涂膜的制造、销售,是我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受益者之一。截至2025年9月,该计划已为全省65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322亿元的融资担保支持,真金白银为创新注入活力。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是我省财政资金赋能科技创新的缩影。“十四五”以来,省财政厅把钱花在“刀刃上”,重点支持“三地一区”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支持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方面,全省财政科技投入累计超过2361.4亿元,年均增长9.5%,有力保障了国家实验室的运行,推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高地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企业创新越来越“唱主角”,企业承担省级项目、获财政资金、投研发经费占比均超80%,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比例达1:5.5,真正做到了“四两拨千斤”。

支持新兴产业聚集地方面,省财政推动汽车产业跑出安徽速度。争取中央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127.36亿元、安排省级补助资金8亿元,支持江淮、奇瑞、安凯等车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先后安排省新能源集群建设专项资金、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资金24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空天信息、低空经济、未来产业等新赛道也纷纷布局。省财政累计安排省“三重一创”、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82.5亿元,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中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以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6%,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同时,在支持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上,我省外贸规模2024年再创新高,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8600亿元,位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外资质量也更加优化,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举办“海客圆桌会”,搭建外资企业沟通平台。大众安徽、蔚来控股等企业增资超过220亿元。

此外,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上,我省累计投入污染防治转移支付资金168.4亿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还创新推出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推进。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服务“三地一区”建设为牵引,聚焦重点领域,加快财政政策落地,强化任务协同与经验推广,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能,进一步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撬动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注入更强动力。(来源:安徽日报)



 
友情链接
安徽省现代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51-62602569  邮箱:ahsqdy@163.com
皖ICP备170182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