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依旧,数字浪潮奔涌。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如期举行。这座千年水乡再次成为观察数字文明演进的重要窗口。来自全球的业界精英、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在思想碰撞中探寻更加美好的未来方向。
开幕式现场颁发了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主论坛上特设“六小龙乌镇对话”,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等前沿趋势进行交流。本次乌镇峰会还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数据治理、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青年与数字未来等议题举办了24场分论坛。而作为峰会“一展”,“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聚焦“AI共生、智启未来”主题,以“人工智能+”为展示重点。在新技术、新理念的赋能下,系列活动全面升级。
本届大会既呈现了技术突破带来的未来可能性,也展示出众多扎根产业、惠及民生的实际成果。从智能汽车、脑控轮椅、飞行相机,到外骨骼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一项项科技成果令人目不暇接,传递出浓浓的“未来感”。
在这场科技盛宴中,安徽元素同样熠熠生辉。
作为安徽创新企业的代表,科大讯飞已是枕水河畔的“常客”。“在乌镇这样的高水平平台上,我们看到从政府、企业到普通民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应用正不断深化。‘人工智能+’正全面赋能千行百业。”科大讯飞品牌市场中心副总经理董斌表示。
今年,科大讯飞带来了多款具有“安徽特色”的创新成果。最新升级的讯飞星火深度推理大模型X1.5版成为关注焦点——其在模型参数小于同行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仍实现了性能对标。现场工作人员还演示了讯飞AI黑板,能够实时将教师手写板书转换为电子文档,并支持二维与三维展示模式自由切换。此外,诊后患者管理、智慧法庭、翻译透明屏等办公翻译场景的创新应用,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
在长三角数字乡村成果展区,来自凤阳县数字资源局的华启璇正向观众详细介绍“小岗超脑”。“简而言之,我们是为村庄安装了一个‘数字大脑’。”华启璇解释道。这个“大脑”功能多元:为农户整合天气、土壤数据,提供播种施肥建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助力病虫害防治;为游客提供智能导览服务,优化景区管理。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凤阳正以数字技术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数字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坚实的网络底座支撑。在中国移动安徽公司展台,工作人员强雨生动展示了5G、物联网等技术在江淮大地的落地实践。在池州,智慧江豚保护平台依托5G+AI技术,实现对“水中大熊猫”的无干扰精准监测;在祁门县,5G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助力茶园实现环境实时感知、精准灌溉与科学施肥,为“祁门红茶”提质增效注入数字动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也离不开丰富的场景应用供给。近年来,黄山市在数字互联网技术方面作出诸多探索,已经点亮了“大位”智算中心,上线文旅AI垂类大模型应用,搭建“智游黄山”数字平台。黄山风景区已经成为首个AI伴游景区。
在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分论坛上,黄山市相关负责人结合地方特色,分享了数字化建设创新举措,并针对黄山风景区实际需求,现场发布了六大亟待落地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包括“‘赛博登山’好惬意、‘AI伴游’超省心、‘虚实结合’玩穿越、‘低空翱翔’任我行、‘从容上山’更有序”等。“我们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与在座各位携手共创面向未来的智慧文旅新生态。”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毅表示。
无论是科大讯飞的教育解决方案,还是“小岗超脑”的乡村治理实践,或是安徽移动的智慧农业应用、黄山的人工智能场景开放,都体现了从概念到落地、从技术到价值的转变。透过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我们看到,立足实际、布局前沿、注重实效,正是安徽在数字浪潮中行稳致远的创新姿态。(来源:安徽日报)
